当前位置:首页 > 关注 > > 正文

温州首次发布《未来教育瓯江宣言》-今日热文

来源:温州晚报    时间:2023-05-30 19:40:40

温州“未来教育”自2018年率全国之先启动体系建设,到今年已迎来第一个五年。


(资料图)

5月29日,首届“未来教育”瓯江论坛在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举行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执行院长李霆鸣、中国教科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、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副秘书长赵学勤、广东省名校长项阳等多位国内教育界专家学者来到现场,共同探讨温州“未来教育”探索之路的阶段性经验。

现场,首次发布《未来教育瓯江宣言》,并在鹿城、瓯海两个“未来教育”创新区开设分论坛。

培育两年的种子校

26所升级为窗口校

从一所“未来教育”种子学校到窗口校要经历什么?

2020年,温州出台“未来教育”体系建设实施五年方案,2021年制定了《温州市“未来教育”创新区、窗口校培育导引》,全市首批“未来教育”窗口校种子单位共96所。经过两年培育,鹿城区、瓯海区成为第一批“未来教育”创新区,温州中学等26所学校升级为窗口校,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等29所获窗口项目学校。

为“未来教育”窗口校授牌

现场,六所“未来教育”窗口校分别从未来课堂、未来学习、未来学生、未来治理等角度讲述了“未来教育”在学校的培育和落地。

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此前申报了《指向儿童成长的“体验教育”样态重构》未来教育项目,两年后的今天,学校展示了以“独学”“共学”“领学”为核心的“人人小先生”的未来课堂。在这样的课堂里,一块白板连起了“三学”的过程,人人独立思考后的想法会被贴在白板上,人人要挑选一个任务输出表达,老师则根据白板上的内容进行提问、追问。另外,学校还推出与未来课堂匹配的“小先生”修炼手册、小先生联盟、“壹﹢小先生”综合评价等。

“他提出要设计每个人都可以自主提出项目去学习的未来学习中心,他希望学校能够成为每个孩子创造力自由成长的地方。”从一位学生对未来学习的一种向往,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开始了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未来教研探索,专注于学习方式的变革。于是,一座危楼改成的学校美术馆,成了学生独立学习美育等内容的无声空间。

未来教育似乎少不了科技的赋能。在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,通过“智融”生命成长中枢这一校园应用平台,学生出入校可一键智能办理,校园有了轨迹智能搜寻的智安功能,班级能自动生成行规报表,700多项过程性数据可形成学生个体档案,老师在课堂上可借助希沃白板等进行创新备课和编制数字化学案、作业本等。一个智能中枢可串联起智安、智育、智学、智联化的校园。

曹培杰用一句话总结了温州的“未来教育”:“实践跑到了理论前头。”他表示自己在温州看到了“未来教育”实践的敢为天下先,认为温州是实践最先突破的区域。

左起分别为项阳、赵学勤、曹培杰、李霆鸣、徐海龙

小而优的乡村学校

有了专属培育方案

瑞安桐浦镇中心小学校长周国平

一所学校成了一个村的文化中心,这是瑞安桐浦镇中心小学校长周国平口中的未来乡村学校。8年时间,400封书信、800篇文章、近160万字,每周写一封给老师的公开信,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。他说:“未来乡村应该要把在地资源变成学习的资源,要把大自然当成课堂。”于是从“百草园”出发,学校有了百草园课程体系、校园十景课程;让村民走进学校,把村支书邀进学校开展论坛,把校园变成了乡村文化中心。8年间,学校乡村学生回流现象可观,新居民子女占比从70%下降到30%,甚至来学校交流支教的5位老师,有3位主动申请调动到学校。

瑞安桐浦镇中心小学

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副秘书长赵学勤表示,这所乡村学校让他想起了鲁迅的一篇文章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“两个地点的变化,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变化,更是儿童两种心境的变化。我想未来教育更应该是无边界的,可以打破教材、教师、教室的界限,让学生处处都能学、人人有老师,这样的学习才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。”

当天,会议上还发布了《温州市未来乡村学校培育实施方案》(2023-2025),迭代升级了历时五年的乡村“小而优”建设行动,为未来乡村学校发展指明方向。方案中,今后未来乡村学校将在空间场景化、课程在地化、学习素养化、教师专业化、治理共享化五个维度进行改革,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样本。

记者施滢滢

摄影:王桂馨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